青穹奖申报指南:涵盖申报条件、材料要求、评审流程与时间安排,指导规范参与评选全流程。
一、申报基本原则
青穹奖坚持“至真、至善、至美”的评审理念,评选对象应在科技创新、工程实践、社会服务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现与深远影响。报名工作遵循自愿申报与专家提名并行、个人申报与机构推荐兼顾的原则,注重评估申报对象的实际成果、行业影响力以及社会贡献度。
奖项面向全球开放,鼓励来自不同学科背景、行业领域、组织类型的个人和团队参评,特别欢迎具有跨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项目申报。
二、申报资格条件
申报者须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:
1. 个人申报者
(1)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,遵守科研诚信规范,无不良记录;
(2)在所申报领域取得具有广泛影响的原创性成果、工程突破或社会转化成效;
(3)所提交成果需为近五年内主要完成,且具有可验证的数据支撑、实际案例或应用记录;
(4)原则上申报人年龄不超过55岁,申报“青年类奖项”需为35岁以下;
(5)具备在学术界、行业界或社会服务领域形成引领示范作用的能力与潜质。
2. 团队申报者
(1)团队应为依法设立且运行良好的企事业单位、科研机构、社会组织或多主体协作实体;
(2)团队成员结构合理,具备明确的项目分工与合作机制;
(3)申报成果应体现协作贡献,且以集体名义完成核心技术或实施路径;
(4) 团队主负责人须为中国籍或在中国常驻工作三年以上者(国际组除外);
(5)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行业伦理的不良记录。
三、奖项类别说明
根据青穹奖评选架构,申报人可根据成果属性与方向选择以下三大类别进行申报,每位个人或团队在同一年度仅限申报一个奖项单元:
l 科技突破类:聚焦原始创新、基础研究与交叉学科成果,申报者需具备扎实的科研背景和明确的学术贡献。适用于从事人工智能、材料科学、量子技术、生物工程等方向的个人或团体。
l 创新实践类:聚焦工程落地、产品转化与模式创新,申报项目需有可量化的产业成效或社会应用,适用于企业创新团队、产业研究者等申报。
l 社会进步类:聚焦技术与社会福祉的融合,申报者需展示在教育、环境、健康、公益等领域的技术应用与社会成效,特别强调可持续性与公众参与。
四、申报流程安排
为确保流程规范与信息对称,青穹奖报名流程分为发布通知—官网申报—资格审核—材料评审—结果公布五个阶段。具体流程安排如下:
1. 发布年度申报通知
每年9月,青穹奖组委会将在官方网站及合作平台同步发布奖项申报通知,明确奖项类别、申报条件、时间安排及材料要求,相关政策文件同步上线供查阅与下载。
2. 进入官网填报申请
申报人须于10月中旬至1月中旬进入青穹奖官方网站(https://asawn.com/),进入申报指南,下载填写《奖项申报表》,并提交材料,包括:
(1)申报表(PDF版本)
(2)个人/团队简历及成果概述
(3)项目说明材料(建议8000字以内)
(4)支撑性附件(如专利、论文、媒体报道等)
(5)推荐信(建议提供)
所有材料须提交电子版,纸质材料将在复评阶段按需提交。
3. 资格审核
奖项秘书处将于次年1月下旬进行材料形式审核,核查信息完整性、申报条件匹配度及成果时间合规性。通过审核者进入专家评审阶段。
4. 专家评审
评审过程分为“匿名初评—专家复评—终审答辩”三个环节,评审过程设置公示期,接受公众监督。
l 初评阶段:专家小组匿名评阅材料,按评分标准筛选入围项目;
l 复评阶段:对入围项目进行综合评议,结合技术价值与社会影响提出获奖建议;
l 终审阶段:候选人进行线上或线下答辩,评委会决议确定最终获奖名单。
5. 结果公布与颁奖
评审结果将于次年4月上旬公布,正式获奖名单在官网与指定媒体平台同步发布。颁奖典礼及成果展示活动于次年4月中旬举行,由主办单位统一组织实施。
五、特别说明
重复获奖限制:原则上已获得过青穹奖个人/团队奖项者,三年内不得重复申报同类奖项,鼓励其担任评审推荐人角色。
材料保密与版权:所有申报材料仅用于本奖项评审,组委会承诺对技术细节及数据内容严格保密,申报人拥有材料自主知识产权。
撤回与异议机制:申报人可于截止日期前撤回材料;如对评审结果存在异议,可于公示期内书面提交复议申请,组委会将在7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。
违规处理机制:如发现虚假申报、剽窃成果或隐瞒信息等行为,一经核实即取消申报资格,并列入“奖项不诚信名单”,通报相关行业组织。
六、联系方式
如对申报条件或流程存在疑问,可通过以下方式与青穹奖秘书处联系:
l 电子邮箱:apply@azure-sky-award.org
l 官方网站:https://asawn.com/